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管理 >> 正文

转发学校教学通讯:高校教学评估与质量保障

作者:

[发表时间]:2011-10-08 [浏览次数]: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李志宏副主任

解析高校教学评估与质量保障

(根据李志宏研究员2011年8月份讲学材料整理而成)

 

一、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成效和不足

李延保教授组织课题组发放4000多份调查问卷、访问100多位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得出评估效果显著项比例统计:

排在前五位的项目是:1.理清学校办学思路、凝练办学特色(87%);2.确立了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强化了质量意识(84%);3.推动了高校管理的规范化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83%); 4.加强了对毕业论文(设计)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81%);5.明显促进了高校教学条件和师资数量结构的改善(72%)。这五条说明:这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了,得到了高校战线广泛认可。

排在后五位的项目是:1.教师在教学研究的投入量(32%); 2.教师编写教材和选用优秀教材(33%);3.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39%);4.学生遵纪守法自觉性和学习热情(40%);5.本科教学经费投入的效益(42%)。这五条说明:本轮评估的作用是有限的,并不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在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作用还不是很明显。

03-08年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方案设计和组织管理上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在评估方案的设计上,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分类指导不够;2.推进的速度过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的质量;3.对水平评估的管理和引导不到位,导致许多学校出现过分追求评优的倾向,并由此产生了一些形式主义或铺张浪费的现象;4.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常态监控不够,评估结果过分依赖专家进校考察。

二、国外高等教育评估的基本经验

1.评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高等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评估的组织模式也不同;3.评估的法律体系和工作机制比较健全(大部分国家有5-8年的评估周期);4.评估的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对评估机构进行定期资质认证);5.评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趋势越来越明显。

三、今后的政策展望和发展趋势

(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到的宏观政策

1.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第十九条)2.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第二十二条)3.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第三十三条)4.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第四十条)5.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估。(第四十四条 )6.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整合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定期发布检测评估报告。(第四十七条)

(二)发展趋势

    1.五种形式: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评估、国际评估、                                              数据监控;2.实施分类评估,促进高校特色发展;3.淡化等级评估,减少功利性;4.发挥评估指导功能,鼓励高校建立内部质量保障制度;5.建立高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定期采集和发布制度,加强常态监控;6.加强对评估工作的财政保障力度;7.重视宣传,为评估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8.强化社会参与和监督,推进诚信评估和阳光评估,避免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

(三)近期的实践

1.认真总结上一轮评估的经验,树立评估工作新理念:(1)学校是质量保障和评估的主体;(2)评估过程比结论更重要;(3)专家不仅要为国家把关,更强调为学校服务;(4)检验评估效果的关键是看学生是否受益;(5)评估不仅评学校,更强调政府和学校举办方的职责。

2.深入研究新一轮评估方案:(1)指导思想:促进内涵建设;推进改革创新;引导特色发展;完善保障体系;提高教育质量。(2)针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强调“三个基本”、“两个突出”和“一个引导”。(3)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系统,服务于学校、政府和评估专家。(4)强调组织管理、专家工作和参评学校三方规范出台了“十不准”要求,树立评估工作新风尚。(5)开展了审核式评估方案的研究。

(四)具体工作进程

计划分两步走:先行启动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评估(2011年开始启动),再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研究审核模式评估的方案(2012年开始试点)。

    四、以评估为手段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一)从评估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1.大众化阶段,不同类型的学校要分类发展;2.增强社会适应性,加强紧缺人才培养;3.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4.加强管理,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5.培育特色,重视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建设;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分层、分类培养人才:1.大众化阶段,不同类型的学校要分类发展;2.加快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3.建立与新时期相适应的质量观。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改革的重点;2.综合素质是关注的重要内容;3.增强社会责任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4.创业能力是质量的重要内涵;5. 学风也是质量。

(四)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教学建设:1.专业建设是龙头;2.课程建设是核心;3.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是重点;4.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5.科学管理是保证;6.完善内部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是根本。